全民公众讯(唐福升 张明广)“所谓‘走道式秸秆还田’就是在田块中每5~6米留一条堆放秸秆的走道,每亩田留3~5条,走道宽40厘米,堆放高度30~50厘米。一亩地能堆500~750公斤秸秆,秸秆经过40~60天自然腐烂,……”近日,笔者在旺苍县龙凤镇锦旗村一社尹家榜稻田里,看到县农技人员正在向村民们作“走道式秸秆还田”技术指导。
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国海向笔者介绍,随着现代农业发展,农业机械化耕作逐渐普及,在农作物秸秆还田过程中,秸秆全量还田对整田耕作产生较为严重影响,部分地区农民采取秸秆焚烧方式解决田间富余秸秆问题,既造成了养分流失又带来了环境污染。使用“走道式秸秆还田”秸秆还田技术,操作简便易行、省工、省时,能增加土壤有机质,提高土壤肥力,减少化肥用量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提高土地综合产出能力,使耕地增产10%-15%。
据介绍,该县通过开展技术培训、现场指导、示范应用等方式,加快推进到秸秆还田技术在全县的全面应用。
据了解,今年,该县在龙凤镇、普济镇等乡镇示范推广“走道式秸秆还田”秸秆还田技术3000余亩。
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:亓淦玉 |